在苍梧县六堡镇塘平村,一位年逾五旬的制茶大师韦洁群正在向她的女儿石濡菲传授六堡茶的传统制作技艺。
她强调,杀青时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先闷炒再扬炒,揉捻时则以整形为主,轻柔处理,保留茶叶的原汁原味。
韦洁群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精湛技艺赢得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2009年,她被授予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最近又晋升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这一切荣誉的获得,源于她对每一道制茶工序的专注和传承,从杀青、揉捻到发酵、烘焙,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
韦洁群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茶艺才华,18岁时在原六堡公社茶厂工作,因其勤奋好学和高超的采摘技巧,被选派到技艺部门深造。
即使在茶厂解散后,她依然坚守六堡镇,凭借传统技艺,为当地及周边的人们提供优质的六堡茶,她的手艺也因此日益精湛。
六堡镇塘平村的地理环境极其适宜茶叶生长,山脉、溪流和肥沃的土壤为茶树提供了理想的成长环境。
2003年,韦洁群在此创办茶厂,坚持使用传统方法制作六堡茶。
她的茶叶因其卓越品质,常常供不应求,受到市场热烈追捧。
然而,韦洁群的名声和传统技艺也引来了一些关注。
有商家希望与她合作,甚至试图收购她的制茶技艺。
不幸的是,有人试图盗用她的名字,以此获取商业利益。
这些挑战并未阻止韦洁群,她依然坚守在传承和发扬六堡茶文化的第一线。
六堡茶为什么会有两种工艺?
六堡茶,起源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药用价值闻名于世,成为中国名茶之一。
随着其影响力的扩大,六堡茶的生产区域逐渐扩展到广西贺县、岑溪等地,甚至跨越省界,远销南洋,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
然而,1950年代后,六堡茶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发生了变化。
这段历史转折点上,六堡茶的加工工艺开始分化。
原有的传统工艺源自六堡镇,是世代相传、自然陈化的艺术,这种工艺以“越陈越香”著称,代表了六堡茶农智慧的结晶。
而现代工艺则是在50年代起源于香港仓库,随后在梧州车间得到发展,采用人工加湿加水发酵的方式,以快速成熟为特点,产品香气多样,如枣香、参香、菌香等。
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主要区别在于发酵方式和风味。
传统工艺更强调自然老化的过程,赋予六堡茶独特的槟榔香,而现代工艺则通过人为加速发酵,产出熟香为主的茶叶。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时代变迁,也体现了人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对茶艺的创新和发展。
尽管现代工艺在数量上占据了主导,但六堡镇及其茶农依然坚守传统工艺,使其独特魅力得以延续。
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的共存,使得六堡茶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风采,成为了六堡茶多元魅力的象征。
梧州六堡茶企业积极筹备桂台茶产业交流活动
即将于2016年举行的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吸引了梧州市六堡茶企业积极投入筹备。
六堡茶企业们决定团结一致,共同打造一场高质量的茶业交流盛会。
苍梧县联兴六堡茶专业合作社社长黎坚斌计划在展览中融入“农家”主题,通过展示木筐、木箕、葫芦和竹筒等传统制茶工具,以及各种茶产品,如茶叶、茶果、茶花和茶宝,展现六堡镇的“传统、传承、绿色”制茶理念。
黎坚斌强调,这些农家元素将为活动增添别样的吸引力,让参观者能亲身感受到六堡镇茶农的热情和诚意。
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的严晓丽也十分珍视此次展示机会。
她透露,公司将在现场展示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智能茶叶发酵装置和塔式连续振动蒸茶装置,以及广西民族特色的茶叶包装设计。
参观者不仅能看到茶叶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能欣赏到独特的包装艺术。
梧州市茶叶商会透露,目前已有30多家参展企业全力以赴,准备了400多份特级六堡茶饼礼包赠予活动参与者。
商会还组织了茶艺表演和品鉴活动,包括五场展示茶文化的节目,以及“斗茶”环节,邀请市民和嘉宾共同参与品鉴30多份臻品六堡茶。
此次交易会共设梧州六堡茶展区、台湾展区、广西区内外展区、茶艺交流区和休闲区,预计有150个展位。
通过这三个不同风格的区域,旨在呈现梧州六堡茶、台湾高山茶和区内茶叶的特色,让游客体验丰富的茶文化。
各展位的装修工作已接近尾声,工人们正为迎接各方嘉宾做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