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的六堡镇,过去曾是“茶船古道”的起点,这条古道通过水路将六堡茶运往海外,与陆路的“茶马古道”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六堡镇正借此历史底蕴,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以推动当地经济振兴和居民脱贫。
六堡茶,以其“甘、爽、醇、厚”的口感闻名,品牌价值已达13.8亿元,位列广西茶叶之首。
在茶业发展上,六堡镇采取了多元策略,如打造龙头企业、茶商扶贫和“茶文化旅游”项目。
易章奇,作为八集山茶园的负责人,不仅雇佣当地贫困家庭,还鼓励茶农自种茶并提供技术支持,通过优质茶叶的收购,实现经济援助。
他的茶园还计划举办“茶文化旅游”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六堡茶的制作过程,感受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如今,六堡镇的茶园面积扩大,制茶人数增加,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和投资,六堡茶的产量和销售也随之增长。
在保持传统魅力的同时,六堡镇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古老的“茶船古道”与现代的“茶新机”交织,预示着这座小镇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探访苍梧县六堡镇原生态手工制茶作坊
立秋之际,尽管炎热难耐,苍梧县六堡镇合口村的茶娘何菊贞依然坚守在茶园与手工制茶坊,日复一日地传承着古老的传统。
她每天黎明即起,最多能加工约五公斤茶叶,坚持的是慢工出细活的理念,注重保持六堡茶的自然原味和生态特性。
何菊贞的手工制茶技艺已有20余年,从种植、采摘到制作,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原生态和传统方法。
她的茶园位于六浪山,占地约70亩,茶园环境原始,茶树与杂草、灌木共生,不施农药化肥,仅用粘虫板除虫,保持茶叶的自然生长状态。
采摘时,她挑选的是嫩芽中的“一芽一叶”,确保茶多酚含量最高。
在制茶坊,何菊贞精心处理采摘的茶叶,通过柴火杀青、反复揉捻和炒制,每一步都需要精细操作,以保护茶多酚和营养成分。
尽管手工茶产量有限,一亩茶园一年仅十公斤左右,但品质上乘,比如上等茶叶一公斤需30万棵芽头。
这使得手工六堡茶在市场上的价格可观,如何菊贞的茶叶,优质者甚至可达两万元一公斤,她的收入也因此提升至几十万元。
六堡镇的土生土长者邓俊义看到了传统手工茶的价值,他与茶娘们合作,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推广和培育家庭式茶庄。
每批茶叶都经过严格检验,标注详细信息,确保可追溯。
这不仅带动了茶娘们增收,也预示着六堡镇未来将计划发展500个家庭茶叶农庄,进一步推动传统手工六堡茶的传承与繁荣,让更多人受益于这原生态的茶文化。
梧州六堡镇:山水为媒育好茶产业奏响致富歌
梧州六堡镇,以山水孕育出优质茶产业,奏响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交响曲。
在梧州电视台的《寻找魅力乡村》节目中,我们跟随记者火火,探索这片茶乡的奥秘。
初见六堡,巍峨的山脉映入眼帘,而深入其中,山水为媒育好茶的理念愈发鲜明。
六堡镇的主导产业是六堡茶,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其中有机茶园5000多亩,苍松、双贵、八集山庄等茶园点缀在青山绿水间,见证了六堡茶从历史沉淀中焕发新生的历程。
沿着六堡河畔,古色古香的茶街让人流连忘返。
店铺中,茶砖、老茶婆、茶蛋等琳琅满目的六堡茶产品,让人仿佛置身于茶的世界。
冬季里,一杯热气腾腾的六堡老茶,不仅是养胃祛湿的良品,更是六堡人生活的日常写照。
体验六堡,不仅限于品茶,全茶宴的美食诱惑同样不容错过。
六堡人以茶为纽带,将茶文化融入生活,甚至纳入学校教育,让孩子们从小亲近茶,理解家乡的骄傲。
近年来,六堡镇通过举办茶文化活动,如采茶、制茶比赛、民俗表演等,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还带动了自驾游热潮,成为两广地区的新旅游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