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 解读 广西地方标准 (六堡茶讲解)

广西地方标准《DB45/T581-2009 六堡茶》于2009年6月30日起实施,为六堡茶产业带来重要规范。

此标准涵盖了六堡茶的术语定义、分类等级、生产要求、检验规则等方面,旨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标准出台背景源于六堡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尽管六堡茶是广西特产,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非出口产品市场上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此,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共同制定了《六堡茶》地方标准,旨在强化生产、加工、检验等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该标准明确指出,适用于以适制茶树原料制成的六堡茶,定义了“六堡香”等独特品质特征。

标准还详细规定了六堡茶的初制和精制工艺要求,以及陈化时间的最低标准。

此外,标准还完善了术语定义,如“陈年六堡茶”和“金花香”等品质描述,为六堡茶的品质保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DB45/T581-2009 六堡茶》的实施,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六堡茶品质特征的成熟和地理标志的认定。

通过标准化生产,六堡茶的品质将得到提升,监管也将更为科学严谨,对于六堡茶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解读地方标准讲解

关于六堡茶的评判标准

中国茶文化深厚,六堡茶作为黑茶中的佼佼者,其评判标准自然有其独特性。

评判一款六堡茶,如同品评佳肴,通常会从色、香、味三方面入手。

六堡茶以其“红、浓、陈、醇”的特点著名,其中“红”代表色泽,“浓”指茶汤浓度,“陈”需岁月沉淀,“醇”则是口感的醇厚。

刚出厂的六堡茶可能仅具备“红”和“浓”,而“陈”与“醇”的风味则需要时间的积累。

除了基本的四大特性,资深茶爱好者还会关注“甘、香、爽、滑、清、凉”六个维度。

老茶和古法工艺的六堡茶更注重这些,如“甘”代表茶汤的回甘,而“香”则涵盖了槟榔香、木香、药香等独特香气。

爽和滑则反映了工艺和年份的影响,清和凉则要求原料和工艺的双重保障。

对于大众化的六堡茶,对这些指标的苛求可能不太合适,但适度考虑“甘”和“香”等特性,能提升品鉴体验。

总的来说,评判六堡茶时,既要坚守“红、浓、陈、醇”的传统标准,也要适当考虑“甘”“香”“爽”的附加价值。

考虑到国内老茶不易寻觅,而六堡茶作为大众消费品,其性价比相对较高。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时,应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平衡这些标准。

关于六堡茶的评判标准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六堡茶作为与普洱茶齐名的黑茶,在评判标准上自是有与其他茶类的区别。

人们评论一个菜,通常在色、香、味三个方面去评论,而六堡茶历来有“红、浓、陈、醇”几大特点,套用菜系的色、香、味,其实是一样的。

所谓的色即指红,香则指陈,而味即指浓和醇。

其实,六堡茶原有的“红浓陈醇”中,也不是一出厂就有的,经过沤堆工艺的六堡茶在出厂后,在色方面,“红、浓”是有的,但“陈”和“醇”是经过时间积累才能显现出来。

除了六堡茶的“红、浓、陈、醇”的四个特性,资深茶友还加入了“甘、香、爽、滑、清、凉”六个方面,以便更好地评价六堡茶。

但这些评价针对有一定年份的老茶比较适合,特别是古法工艺的六堡茶,而对于比较大众的六堡茶,则不能太苛刻。

增加的这几个指标中,“甘”、“香”是颇有道理的,好茶回甘,是指口腔喉头中的余韵。

六堡茶在历史上有神秘的槟榔香,而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和创新,六堡茶也出现了一些特有的典型的香,如木香、药香、樟香、兰香等等。

口有余香,确实也是六堡好茶的指标,原来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如果单纯强调“红、浓、陈、醇”而不重视“香”的话,显然是有所欠缺的。

厂家所产的经沤堆工艺的六堡茶也可具备“香”这个特点。

“爽”“滑”这两项中,“爽”往往与工艺关系更大,有数年的茶也可具有“爽”的特点,“滑”则非一定的年份不可。

而后面的“清”和“凉”,则是对原料和工艺都有一定要求,这样的特征,古法六堡茶(农家茶)或许会比较明显,现代工艺六堡茶更明显体现“温”、“醇”“和”这样的口感。

因此,这“甘、香、爽、滑、清、凉”几个指标应该有所侧重。

综上所述,评价一款六堡茶的好与坏,在坚持“红、浓、陈、醇”的几个特点上,再根据“甘”“香” “爽”的方面加以考虑则可,毕竟六堡茶因其历史原因,在国内要找到真正的老茶比较困难,而六堡茶作为一款大众茶,和其他茶叶相比,其实性价比还是较高的。

本文来自网络网友投稿,不代表梧州山塘岐六堡茶官网立场,如果侵权,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买六堡茶之前必备六堡茶知识买六堡茶之前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9813931293

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8:0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
首页
添加微信
一键拨号